2020年山东自考电视节目制作考试重点八

发布日期:2020-10-21 编辑整理:山东自考网 【字体: 】  【加入自考交流群】

2.3.3 关于机位角度

角度决定着观众将从哪一个观察点去看待内容。改变机位角度,就是把观众转移到了另一个观察点之上。

影响机位角度变化的因素有:机位角度被人为改变、被摄体旋转了角度;机位高度被人为改变、被摄体下降或提升……

1、对于被摄体的角度----拍摄方向(ShootingDirection)

(1)正面拍摄

正面方向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在被摄主体的正前方进行拍摄。镜头光轴与被摄对象视线在同一直线上,主体处于画面中心,观众看到的是被摄主体正面形象。见图2-11。

正面拍摄的作用: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以及横向线条;在拍摄人物时,可以看到人物完整的面部特征和表情动作。

正面拍摄的镜头所包含的特定画面语言可以有:有利于被摄主体与观众的交流,产生亲切感,也容易显示出庄重稳定、严肃静穆的气氛。

正面拍摄的不足:空间感透视差,场景缺少立体感;画面构图容易显得呆板、无生气;前面的被摄物体容易挡住后面的物体,使画面信息表现不完整。

图2-11正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2)正侧面拍摄

正侧面方向拍摄是指摄像机镜头轴线与被摄主体朝向轴线垂直、在与被摄主体成90°的位置上进行拍摄。如图2-12。

正侧面拍摄的作用:有利于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运行姿态及轮廓线条,表现被摄主体的强烈动感和运动的特点。

正侧面拍摄的镜头所包含的特定画面语言可以有: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冲突和对抗;表现出被摄主体交流双方的神情,并兼顾对象的活动以及平等关系。

正侧面拍摄的不足:只能表现出被摄主体的正侧面,空间透视感较弱;被摄主体与观众间缺乏交流。

图2-12正侧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3)侧面拍摄

侧面方向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成一定夹角进行的拍摄方式。侧面拍摄方向是摄像方向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如图2-13。

侧面拍摄的作用:能表现主体的特征轮廓;使画面变得生动活泼;侧方向还有利于安排主、陪体,区分主次关系,突出被摄主题的作用。

图2-13侧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4)背面拍摄

背面拍摄是指从被摄对象的背后进行拍摄,可与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一致,给观众以与被摄主体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有时也可用来改变主、陪体的位置关系。如图2-14。

背面拍摄的作用:使主体视线前的事物成为画面的主要对象,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由于观众不能直接看到被摄主体的面部表情,故画面具有一种不确定性,给观众积极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可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的拍摄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难以表现的心理状态。

图2-14背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2、相对于被摄体的高度----拍摄高度(ShootingHeight)

拍摄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基于成人水平视线的不同高低位置。通常的拍摄高度有:平摄、仰摄和俯摄三种。

(1)平摄

平摄是指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一种规范,它符合人的通常观察习惯。如图2-15。

平摄的作用:被摄主体不容易产生变形;画面结构稳定,画面感觉客观、公正,容易为大部分观众所认同;当平摄与运动拍摄相结合时,会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平摄的不足:在表现同一水平面上的景物时,空间效果易被压缩,不利于表现空间的透视感和层次感。

图2-15平摄及其效果示意

(2)仰摄

仰摄是从低处向高处拍摄的一种拍摄技法,由于镜头低于对象视线,会产生一种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如图2-16。

图2-16仰摄及其效果示意

仰摄拍摄的作用:画面中的地平线根据构图处理的不同,可以被处理至画幅下方或画幅之外,以便产生净化背景,突出主体的作用;可以强调出被摄物体的高度和气势以及动作的视觉冲击力;仰摄突出、夸大了画面前景,压缩了背景;仰摄技法可以增强人物与环境的空间联系,制造强烈的距离感和透视感;在仰摄画面中被摄主体显得比平常高大、挺拔,可以表现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

仰摄的不足:容易出现过于概念化的画面,仰摄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容易误导观众。由于在广角状态下近距仰摄会产生严重的变形,故建议不要用广角镜在近距离的情况下运用仰摄技巧。

(3)俯摄

俯摄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视线、由高向低拍摄的一种拍摄技法。俯摄给人以低头俯视的感觉。如图2-17所示。

图2-17俯摄及其效果示意

俯摄的作用:有利于展示场景内的景物层次、规模,常用来表现场景的整体气氛和宏大的气势;俯摄镜头可以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轨迹和被摄主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俯摄画面也可以带有贬低、蔑视、阴郁、悲伤的意蕴。

俯摄的不足:必须借助道具,否则难以找到适合的最佳视角。这类画面不利于表现出被摄主体之间细致的情感交流;有时当被摄主体与地面景物色彩相近时,较难突出被摄主体。

(4)顶摄

顶摄是指摄像机拍摄方向几乎与地面垂直的一种拍摄角度。拍摄的画面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观众具有极度的心理优越感,同时可以强调出被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地面上的线条,使画面富有图案形式美感。如图2-18。

图2-18顶摄及其效果示意

3、相对于被摄体的拍摄距离(ShootingDistance)

拍摄距离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物理距离,这一距离的远近一般是不受限制的。这一拍摄距离反映到荧屏上就是不同的“景别”。

在电影电视中,景别是指被摄体在画框中所呈现出的视野范围,决定观众将看到多少主题内容(面积大小)。“景别”有相当的伸缩性,例如用一景别拍摄一幢房子和一个人,摄像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景别的类别可以有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景别(以成人为标准的景别)。

(1)远景

远景是在所有景别中视距相对最远、表现空间范围相对最大的一种景别。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等。大远景适合于表现辽阔、深远的景物或宏大的自然景观。其画面特点是开阔、壮观、有气势和有较强的抒情性,画面结构通常简单、清晰。远景一般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以表现环境目标、环境气势、线条特征为主。远景如图2-19所示。

图2-19远景及其效果示意

(2)全景

全景是表现人物全身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在全景画面中,被摄物体的全貌或被摄主体的全身被完整地表现出来,同时保留了较大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使观众对画面所表现的事物、场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全景如图2-20所示。

图2-20全景及其效果示意

(3)中景

中景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或物体的大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中景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手势动作和情绪交流,也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环境和背景的作用降到次要地位。如图2-21中景所示。

图2-21中景及其效果示意

(4)近景

近景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某物体的局部画面。该被摄主体的局部形象成为引导观众视觉的主要内容,它占据着画面的主导地位。如图2-22所示。

图2-22近景及其效果示意

(5)特写

特写是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主体细节的画面,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起到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如图2-23所示。

图2-23特写及其效果示意

景别也可以分为航拍、大远景、远景、小远景、大全景、全景、小全景、中景、中近景、特写、大特写等等。

一个镜头可以只包含一个景别,也可以包含多个景别。

4、联系剧情的拍摄角度(导演角度)(详见第七章)

(1)客观的拍摄角度

客观的拍摄角度是一种从旁观者的观点进行拍摄的角度,又称之为“观众的观点”。

(2)主观的拍摄角度

主观的拍摄角度是一种建立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眼对眼”关系进行拍摄的角度(把观众带进了场景)。

(3)观点的拍摄角度

这是一种从某一个特殊演员的观点记录场景的拍摄角度(镜头内旁观者审视的角度—

摄像机成了看不见的观众的眼睛)。

2.3.4 关于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

任何电视节目都是由一个个电视画面或镜头组成,镜头的内容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静态的镜头内容和动态的镜头内容共同完成对电视节目内容的陈述。镜头内容的构成主要有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两种。

画面内容的运动性是电视镜头的重要特性,动态构图是对镜头的具有艺术感的动态调度,以使观众对主体具有动态感。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即画面布局。构图需把握的范围:

(1)用好取景框:要在拍摄中考虑到10~20%范围内的损失。凡是分散观众注意力的无关景物,都必须排除在扫描区之外。家用机为“实拍实记”。

(2)安排好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的相互关系。

(3)利用好画面的空白:

注意对比关系、均衡与空白关系;画面中留有一定的空白,可以使画面生动活泼;主体周围的空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并使画面显得更为简洁;人物的头顶上方、视线方向及人物的动作方向上要留有一定的空白。

(4)确定好画面的趣味中心:利用好心理趋合(Psychological

Closure)。这里的心理趋合的含义是指利用人们的想象力去填充我们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要注意心理趋合效应在观众方形成的反应。

1.静态构图

静态构图是用固定镜头拍摄相对静止的对象;在一个镜头内只表现一种构图形式(如黄金分割、三角形分割等构图方式)。画面的构图中心是观看者的视觉中心或兴奋中心。

由于静态构图的画面框架是静止的,拍摄对象也是相对静止的,较少有人为加工的痕迹,它所表现的是封闭的电视空间和相对静止的时间概念。

静态构图的作用:静态构图让观众有充足的时间观看画面内容,画面中被摄物体的静止形态适合观众清楚辨认;静态构图体现出静止的观看方式,体现出一定的现场感和客观性;静态构图通过展示被摄主体静止时的神态、状况,使观众容易进入被摄主体的内心深处;静态构图可以表现出画面的独特意境,比一般镜头更具有象征性和写意性;利用静态构图可以产生一种视觉铺垫和参照,能够在运动镜头的前后画面中给人以宁静、稳定的感觉,实现情绪的对比。

2.动态构图

动态构图是用静止或运动镜头拍摄相对运动或静止的拍摄对象,也就是造型元素和造型结构发生连续性变化的一种构图形式,它是电视、电影摄像所特有的,也是最基本的构图形式之一。动态构图常被用于长镜头或综合运动镜头之中。

动态构图的作用:动态构图能起到交代环境、突出主题、刻画细节、阐明对象间关系等作用,故能更吸引观众注意力。动态构图由于画面结构的变化,会影响观众对画面内部构图元素的注意程度,调整观众视线,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动态构图能形成鲜明和多变的画面节奏,产生复杂的心理暗示;动态构图能使物体之间、镜头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使镜头内容更具有联系性和连贯性。

动态构图表现手法:推、拉、摇、移、跟、升降、甩……摄像师要根据运动变化的特点去组织镜头内容。

2.3.5 关于拍摄表现手法

由于摄像机具有变焦距镜头,可以拍摄连续变化的景物,从而可以通过改变摄像机的机位、方位、角度,获得对被摄主体的多视点、多视角、多景别以及连续变化的画面,为节目制作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素材镜头。

以下介绍主要的拍摄表现手法。

1.拍摄角度(参看上文)。

2.拍摄高度(参看上文)。

3.运动拍摄

(1)推(2)拉(3)摇(4)移(5)跟拍(6)升降拍摄(7)甩

推是指根据拍摄需要,利用镜头变焦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不间断地缩短与被摄主体距离的一种拍摄方式。

推镜头的画面效果是把放大的画面逐渐地靠近观众,可逐渐突出细节。

拉是指根据拍摄需要,利用镜头变焦使画面框架由近而远、不间断拉开与被摄主体距离的一种拍摄方式。与推镜头的效果相反。

在使用推拉方式改变焦距时,应根据镜头的变焦倍数,来准确地确定被摄景物的视野。

在使用推拉拍摄时要注意光圈指数(F值)的选用:

如果拍摄某景物的一小部分作为特写镜头时,由于进入镜头的光通较少,所以需减小F值。

推拉变焦距时,若使用自动光圈拍摄,则推拉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产生因跟不上推拉的速度而使光圈失控的现象。

推拉变焦时,应照顾特写与全景两种画面使用的光圈值,避免由特写拉到全景时,局部区域受到过度的“照明”。

摇有三种拍摄方式:水平摇、垂直摇和旋转摇。它是指摄像机的位置不变,借助三脚架、云台或其他辅助器材,变动摄像机镜头轴线,从而产生拍摄角度和画面空间连续变化的一种拍摄方式。

摇镜头的特点是保持机位及视角大小不变,常用于对大场面移动取景,并且能给观众一种动态的感觉。通过摇镜头可把空间分布的景物按摄像机指定的顺序进入观众的视觉,再通过观看者的综合联接,弥补摄像局部取景的不足。

摇镜头时应按照一定的规律移动,而且要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个主题。

移是指摄像机沿着一定路径进行拍摄的一种操作方式。它可表现被摄主体在现实空间内的各种状态。根据不同的移动路径,可拍摄出画面结构和视觉效果多变的镜头内容。

由于移拍具有独特的画面效果,故可作为一种特定的拍摄技法。

跟拍是指摄像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持续表现被摄主体某种状态的一种拍摄方式。在跟拍的过程中,景别保持不变,景深也基本不变。

在跟拍中,可以采用中景、全景等景别。特写难以作为跟拍的景别,而大全景则会失去“跟踪”的意义。

升降拍摄是指利用升降装置使摄像机产生垂直运动并对主体作固定拍摄的一种拍摄方式。升降镜头的运用,主要是使画面产生观看角度的变化,从而形成“视点”的变化。

一般观众不可能具有垂直方向上升降方式观看的条件,所以这种拍摄法产生的画面效果是不寻常的,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甩是指摇镜头的一种。在静止画面结束后,镜头急速转向另一个静止画面;起止两个画面是不同的场景;在这一“急速转向”过程中画面是非常模糊的,并且时间是十分短促的,我们把这一拍摄方式称为甩镜头。用甩镜头摄得的内容可以给观众以时空转换的效果。

甩拍时,速度要掌握好,不要使中间过渡画面有清晰呈现的可能。

4.技法练习

2.3.6 关于确定机位、角度、景别的前提

在拍摄一个镜头之前先要对机位、角度、景别有所构想,考虑好素材的取舍及被摄素材在画面中的位置、所占面积以及相互关系,避免在正式拍摄过程中产生忙乱现象。应该做到:

根据内容精心设计画面的构图;

在拍摄中根据主题内容和情节的要求,对已有的客观环境进行调整、安排,以保持每个画面构图的整体美;

选择合适的摄像机机位和运动状态,使被摄物在画面中尺寸的大小,构图元素的位置等发生变化,以满足主题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应该认真考虑:

最好不要只用一个镜头来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个主要动作,或一个事件,一个主题。

应该认真想一想,这个镜头将给观众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

在动作运行中,应该在何处结束这个镜头,下一个镜头有应该从何处开始?均应以编辑顺畅与否为原则。

重要演员的动作、细节应该用特写来加强。

应该尽可能拍摄一些可用于编辑时弥补缺损的后备镜头:如描写环境的空镜头、静物、物件细节等。

对镜头作分切再组合时,一定要注意将来编辑时的逻辑性、顺畅性。

2.3.7 关于轴线

在电影电视中,表现主体的连续动作时,需要注意画面方向的一致性。要求一致性并不意味着构图上的重复,角度上的不变。恰恰相反,所拍摄的画面角度要变化,构图要多样。但是这种角度的改变不是盲目的,其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轴线规则。

1、轴线是什么

轴线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或者两个(含两个以上)被摄体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线。前者称“运动轴线”,后者称“方向轴线”、或“对话轴线”、或“互视轴线”。

轴线是摄像师用以建立画面空间、形成画面空间方向和被摄体位置关系的基本条件,以保证在镜头连接时,画面中人物(物件)位置或方向上的连续性。

2、轴线由来

在屏幕中物体运动、移动、转动都是具有方向的。例如不变的方向、相反变化的方向、中性过渡方向、人物视线方向等。这些轴线通常可归纳为以下两种:

(1)运动轴线

运动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所形成的关系线,又可称为方向轴线。运动轴线包括单一方向上的运动线、曲线上的移动线以及拐角时的移动线。

图2-24运动轴线示意

摘自《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2)互视轴—关系轴

互视轴是指人与人交流时形成的互视关系线;而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位置关系则形成关系轴。

①在单人的场合下,一般是以这个人的视线或运动的方向作为轴线的。

②在多人的场合下,则通常是以最靠近摄像机镜头的人物关系,如互视关系、对话关系、运动方向等为参考轴线的。

图2-25互视轴示意

摘自《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提示:请确认上面两幅画面中的轴线。)

3、轴线原则

在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或被摄物体相互位置关系以及进行摄像机镜头调度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中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和同样的运动方向,应该在轴线的一侧区域内设置机位、安排运动,这就是轴线原则。

4、越轴

“轴线”的存在使摄像的方向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但是关系线是可以改变的,其改变必须有合理的过渡因素,要善于利用主体视线方向或运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越轴问题。

越轴是指摄像机拍摄过程中越过了关系轴线或运动轴线,到轴线的另一侧进行拍摄。一般来说,越轴前所拍画面与越轴后所拍的画面无法进行组接,因为往往会引起观众视觉逻辑上的混乱。

避免越轴现象的方法有:

(1)向观众交代出轴线变化的过程

在处理越轴时,摄像师可以利用被摄主体在画面内的运动变轴线关系或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轴线形成新的位置关系。

(2)通过间隔镜头,缓和越轴画面造成的视觉跳跃感

间隔镜头是指中性镜头、空镜头或被摄主体局部特写等。利用间隔镜头的“无明确方向性”的特点,联接两个“跳轴”的镜头,即可产生在视觉上缓和过渡地效果。

(3)强烈运动的画面,使观众对方向的注意力减弱

当观众的注意力被激烈运动的内容吸引时,就容易疏忽被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运动方向。

图2-26越轴实例分析

摘自《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提示:请分析上述镜头中的轴线问题。)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文学类 2020年山东自考电视节目制作考试重点八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本文地址:http://www.sdzk.sd.cn/zl_wxl/23966.html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山东自考-便捷服务